施工工艺流程混乱、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目前防水施工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建立了标准化施工体系,体系涵盖流程、工法、图集、工具等各个方面,并通过专业培训、标准化施工装备、技术比武、现场管理形成了标准化的全链条服务。
标准化流程:
勘察现场→技术确认→深化设计→开工审批→资料报验→技术交底→基面验收→材料码放→特殊部位处理→大面施工→专业质量工程师→记录施工日志→检查与验收→成品保护→回访。

1、勘察现场:在深化设计前,九阳防水技术部将安排专业技术工程师至现场勘探,掌握工程重点和难点,了解现场具体情况。
2、技术确认: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认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各部位构造做法及节点部位构造做法。这样避免施工后留下缺陷,造成返工,防止工作遗漏、错乱、颠倒影响工程质量。
3、深化设计:若防水工程设计深度不够,即设计单位只进行防水初步设计,确定防水等级和技术原则及相关要求。我司技术服务部将组织技术服务团进行二次防水设计,确定各部位防水材料选用情况、施工工艺,绘制节点构造大样。
4、开工审批:审核施工人员上岗证、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待审批合格之后方可开工。
5、资料报验:给业主及监理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人员上岗证、设备情况、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等。
6、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做法及施工要点,项目工期安排等。
7、基面验收:防水层是依附于基层上的,基层质量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防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及防水性能的稳定性,即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基层质量就成为保护防水层施工质量的基础。基层质量主要包含抗裂、抗渗、平整度、刚度、强度、基层含水率、表面质量(无起砂、起皮、裂纹)。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135°)折角,严格按照国际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操作施工。
8、材料码放:有条件的情况下储存于仓库,或使用专用防晒膜遮盖,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划分材料码放区,设警戒线材料分类码放,摆放整齐,并用标识牌明示配备足量消防、安全器材。
9、特殊部位处理:如:女儿墙、桩头、阴阳角、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等易渗漏部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图集和九阳深化设计方案中的做法施工处理。
10、大面施工: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工艺进行大面及细部节点施工。
11、专业质量工程师
12、记录施工日志:所有施工流程文件及记录统一归档,影像资料上传网络,做到有据可查,每步流程均具有可追溯性。
13、检查与验收:防水施工经多道操作工序完成,如:基层处理、粘结材料配制和铺抹、卷材铺贴和搭接、卷材排气、防水层收头等。九阳防水建立起针对各工序进行检验的防水施工过程检验体系。每道工序由相应的专业工种进行施工,施工工人及相应管理人员将对每道工序的施工方法是否正确、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施工机具合理性、操作过程是否符合“耐胜”规范要求等的检查。以下是两种验收方法:
(1)、项目部自检,分项验收前项目部自检,做到有隐患及时报验,并拍照片存档。
(2)、配合甲方、总包及监理验收
14、成品保护:防水施工完成至下道工序施工前,将按前述要求做好围护、隔离等措施,并由工长安排专人进行看护。下道工序施工。由质量工程师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及防水材料施工要求,拟定需土建单位配合和注意的工作《成品保护注意事项一览表》,并需至少在下道工序施工前三天上报土建单位。土建单位施工期间,由工长负责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和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一旦出现异常将做到及时处理。
15、回访:项目竣工交付使用3个月内,对业主进行首次回访,了解工程防水工程使用情况。以后每6个月进行进行一次定期回访,延续到防水工程保证期满后终止。接听、解答业主及相关人员建筑维护等相关咨询,必要时,在接到业主正式书面通知两个工作日内可安排专业人员至现场进行相关售后服务。
为维持我们高标准的服务水平,九阳公司针对员工职位和个性的差异,建立了专业化的系统培训体系。 公司建立“九阳商学院”,实行培训档案和学分制度,配合公司的网络课程平台,现已达到了每名员工“周周有课听,月月进学分”的浓厚学习氛围。针对生产和施工人员,公司开办培训学校,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安全、设备管理、工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不断优化生产和施工队伍。

防水系统必备要素
-
粘接密封性
-
水层与基层、各连接节点、防水层之间紧密粘结,密封防护围护结构。如粘结不牢,未形成密封,造沂成窜水,破一点、一片。
-
耐老化性
-
防水系统耐环境腐蚀、如水、化学介质、紫外线等,弥补结构及设计缺陷,能长久的保持防水功能。
-
连续完整性
-
防水层保持连续、无裂缝,长、短搭接部位紧密连续,搭接强度甚至高于材质本身。
-
抗机械损伤性
-
抵御结构变形、沉降、基层开裂等因素; 钢筋或配件的机械冲击,以及后续施工,人为损坏。